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养生

道教文化符号之太极拳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7-24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要广泛地影响现实社会,不断传承,都不能仅仅依靠抽象的义理,而是要固化为一种“现实形态”;在强调“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的“现实形态”加以深刻的文化解读,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历久弥新。比如,同样是“喝茶”,经过文化阐释,就形成了“茶道”而传承千载;如果没有加入“文化因子”,它最终不过是用来解渴提神而已。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就是道教文化的一种“现实形态”。它产生于道教,用拳术的形式完美阐释着醇厚的道教文化。但是,如果不加以文化层面的解读,它就只是一种“技击术”而已。

太极拳是结合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以及中国古代道教的导引术和吐纳术,综合而成的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

从名称上来说,“太极”是道教思想中的万物本源。《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按照道教的理解,其中的“道”就是无极,而“一”是太极,“二”即是阴阳。“太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才形成万物的本源。“太极”是道教宇宙论、修行理论的基本概念。

可是,这种抽象的理论对于修道者来说是深邃奥妙、不易理解的,于是古代先贤创立了各种形式,让大家能够借此途径逐步体会“太极”的奥秘。如著名的“太极”图案,就直观地将“阴阳”的关系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太极拳也是如此,它通过拳术的形式阐释“道”的内涵。

太极拳的创立源自于道教的“丹道”。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在武当山隐形潜修,其间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太极丹道体系”,太极拳是其中的“动功”,也就是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结合起来,以调身导引为主,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所以,太极拳最初就是道教修行者的修道方式。

据张三丰《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记载:“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体悟道教所说的天地万物之间一以贯之的“道”。要“入道”,主要就是“养心定性、聚气敛神”,练习太极拳,正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而张三丰在《太极炼丹秘诀·太极行功法》中说:“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执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道藏精华》)这段话说明了练习太极拳必须“明太极之妙道”,也就是体悟道教哲学中所说的太极“阴阳合一”、“刚柔相济”的道理。

从源头上来说,“明道”是练习太极拳的根本目的。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可以切身体会、感受到“道”的内涵,太极拳为习练者提供了体悟“道”的现实途径,最终目的就是“以拳合道”。

太极拳是道教文化形象化的表现。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太极拳始终贯穿着道教的思想。

太极拳的姿势,源自道教科仪中的“禹步”。禹步又称“步罡踏斗”,是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因为相传为夏禹所创而得名。禹步不仅是道教科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道教古老的养生术。太极拳的拳式设计,是根据道教哲学的理念而来。比如,太极拳的行拳,最大的特点是“柔”、“绵”,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处处划圆运动,含蓄而柔韧,这是根据道教所说的万物循环往复的运行方式而创立;太极拳的拳法中有大量的“仿生”动作(传说当年张三丰就是因为在武当山看到蛇鹊相斗,才觉悟了“柔绵”的奥妙),这是依据“道法自然”的道理而来。

而太极拳练习的方法更是与道教思想一脉相承。比如,练习太极拳要求抱元守一,强调意念功夫和内炼养生,就源自于道教修炼的“存想术”。这是从东晋时期就开始流传的一种道教修炼方法,道教的高功在作法时就需要这种方式。所谓“存想”,通俗地说就是集中精神、消除心中杂念。太极拳对于习练者意念的要求和“存想”是完全一致的。此外,练习太极拳时,要“自然而然”,“松”而“静”,反对“后天人为”,这也是道教一贯主张的行为原则。

养生,是太极拳的现实作用,这与道教思想也完全一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重生贵生”、“尊道贵德”、“生道合一”是道教文化的传统。在这种宗旨的指导下,道教有一系列的修身炼己以求“长生久视”的方法。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

张三丰曾说,自己创立太极拳的直接目的,是“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学”。这在孙禄堂的《太极拳学自序》中有详细的记载:“元顺帝时,张三丰修道于武当,见修丹士兼练拳术者,后天动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元气……作太极拳术,阐明养身之妙。此拳在假后天之形,确后天动,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而气,意在练气化神耳。”意思是说,张三丰创立太极拳,是为了在修道过程中避免清修出现的弊端,达到“养身”的目的。具体的方法就是用拳术动作(后天之形),动静自然,“练气化神”。

《太极拳解》上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习练太极拳,包含了养气、养心、养神。道教主张“形神依存”、“身心一体”,太极拳的养生原理也是如此。《太极拳十三势歌诀》中说:“先在心,后在身。”要“势势存心揆用意”,处处以意念为先。在练习太极拳时,内外相合,连绵不断,使全身所有内外组织器官进行有机的协调运动。同时与呼吸吐纳结合,全身的旋转运动也符合太极的道理。

对于太极拳的创立者张三丰来说,它的技击功能只是“末学”。不过,世上流传的太极拳拳法为了适应世俗需要,更加强调它的防卫、技击功能。

太极拳的技击方法主要是“引化合发”,也就是通过“牵引”来力而“化解”来力,然后在合住来力(借力),最后“发力”攻击。这种“以四两拨千斤”、“借力打人”的使力方式,其实就是道教所说的以柔克刚、以静待动。

从使用原则上来说,太极拳强调“后发制人”,这也是道教哲学“不争”、“处弱”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太极拳论》上说:“太极拳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彼之动作,必有一方向,则吾随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可跌出,皆彼用力太过也。”

太极拳不仅是一套拳术,它是道教的一种功法,更是对道教文化形象化的体现,它阐释了道教对于世界的认识。因此,通过太极拳可以引导练习者建立一种以道教思想为基础的行为模式,进而树立道教“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人性品格,这对现实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越来越受到重视。2013年,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道行天下,和谐共生”对外交流系列活动在欧洲举办。这是中国道教界首次主动“走出去”,向西方国家推介道教,而太极拳正是其中的重点推介“品牌”。

正是因为太极拳的实用性,所以它才会受到广泛欢迎。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挖掘太极拳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个形式,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太极拳是道教适应社会的产物
版权所有:扬州市道教协会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史可法东路42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意在宣传 如有侵权 请致电本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7004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