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养生

道教养心思维与当今的心脏保护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7-25

道家养心思想源远流长,它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养生有着深远影响。古代道教强调“心”为一身的主宰,心常静则神安,心平气和才能达到“心如止水、处事不惊”的最高境界,至今仍有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一、心脏与寿命的关系

《悟真篇》说:“心者,道之枢也”。玄中子认为:“养生之旨,以养心为本。善养生者,修养人之公正、善良、真实、安静,心必泰然,行必光明”。道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即心相当于一国之君,是人体五脏六腑的主宰,《内经》指出心为“生之本,神之变也”。表明心是生命的根本,同时主管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并且“心主血脉”,控制全身的血脉系统。人体的五脏中,肾有两个,肝脏有两叶,肺脏有五叶,唯独心脏只有一个,它昼夜不停地工作,又被视为人体最累的器官。心脏通过血脉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因此心的功能关系全身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器官。

在人体胚胎的时候,第一个开始工作的器官就是心脏,生命结束,工作到最后一刻还是心脏,心脏在人体生命中从不怠工,不休息,心跳的速度默默配合着我们情绪的变化,因恐惧而紧张、高兴时的喜悦……。心脏重量300~400克左右,不到成人体重的0.5%,每一跳要泵出70毫升血液,按每分钟心跳70次计算,每分钟泵出近5升的血液,每天泵出约7吨的血液。假定人的寿命为70岁,那么一生中心脏要跳动近26亿次,而心脏泵血所做的功,大约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做的功。根据现代科学家的计算,我们每个人本应该都能活到120岁,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活不到这个年龄,最大的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心脏承担着给身体输送新鲜血液的工作,心脏一旦衰老,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变得迟缓、呆滞,身体自然也就呈现出了老态。

二、养生之要,首在养心

道医强调“养生之要,首在养心”,道教认为:“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于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现空赤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亦无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既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这里的“空”、“无”,是要人们要通过修炼使其心境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去掉自私、猜疑、贪欲、憎恨之心等,唯静者能看得透的境界。

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情绪波动时,人体会因为精神上的负面刺激造成免疫力的低下。情绪既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又与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发现:紧张的情绪可导致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胃肠功能紊乱,有的出现头痛、腰背痛、唾液分泌减少、呼吸加快、尿频等现象。紧张的情绪还可以影响白细胞的活动,而白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所以情绪紧张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疾病。人们在感到愤怒和绝望时,身体会大量分泌诸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之类压力激素,从而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易怒的人也更容易患有心梗、心绞痛或其他冠心病症状。此外,许多证据表明那些性情急躁易怒的人很容易出现房颤。

三、养心贵在静心

静心的至高境界是无为。养心务必要养德,德高才能神凝气定。返朴归真、道德追求是道家的养生思想,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

静心重在养神,养神说到底是净化人的灵魂。《养神气铭》指出:“神者气之子,气者神之母,形者神之室……神去则形腐。”神产生于气,寓舍于形,但却对形、体、精、气起着主宰作用,是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标志。精与神的关系,《固精法》形象地喻为“神似火,精犹油”。精可以理解为人体物质基础,这种物质生命活动整体集中概括就是“神”,如灯之焰。一个人养生长寿,要必须抓住三宝一一保精、蓄气、养神。

养神与心理调节有关,心理应激是指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心理因素,常可分成7个等级:1级表现为不高兴;2级出现烦躁和忙乱;3级为发生轻度争吵;4级为中度争吵,音量提高;5级为大声争吵,紧握拳头;6级为极度愤怒,拍桌子,几乎失控;7级为狂怒,完全失控,乱扔东西,伤害他人或自伤。凡是≥3级就成为有害的心理应激≥5级的激怒可能促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过度紧张恐惧、烦躁焦虑、愤怒冲动以及重度抑郁等心理应激使交感张力骤增,释放儿茶酚胺过多,导致β-血栓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等活性物质显著增加,促发斑块形成和破裂,血栓形成阻塞冠脉。严重的冠脉痉挛超过30min可引起心肌梗死。

唐代道教学者司马承桢在《坐忘论》说:“不任非常之事,事非常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敝于形神”;“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他警告说:“财有害气,积则伤人”,“不以名害生,不以位易道”。他认为“虽有营求,但不可生得失之心。有事无事,心常安泰。与物同求而不同贪,与物同得而不同积。不贪故无忧,不积故无失”。求物而不贪,物得而不积,则无忧无失,自无烦恼。

四、诺思里奇效应

诺思里奇效应这个名称得自1994年1月洛杉矶附近的诺思里奇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接收幸存伤者的医院发出伤者面临着又一轮死亡袭击:心脏病。此后数月,研究者惊奇发现,因心血管问题而死的人数急剧上升。死者并未受伤或受困于瓦砾中。他们为什么会死?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说:“容易患心脏病的人群中,情绪紧张导致发病。”简单说来,他们是被吓死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紧张、焦虑,敌意和抑郁等长期的精神状态对心脏的影响比地震这类突发事件要大得多。当面临危险或威胁时,焦虑是人们所表现的最普通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将来必要的担心和考虑是应该的,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过度焦虑才会成为一种疾病。而且,焦虑症者的焦虑不是来自现实环境中真正存在的实际危险,而是杞人忧天似的虚无空想。杜克大学精神病学与人类行为学副教授爱德华苏亚雷斯指出“50%发过心脏病的人胆固醇并不高。”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和肥胖、抽烟、高血压等因素几乎一样大。道家的顺应自然、安时处顺、宽容不苛、祸福相倚、致虚守静等理念可纠正或调节不合理思维和信念,以图帮助人们排除或缓解焦虑、抑郁心理。

五、按压穴位,宁心安神。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滞是形成血瘀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虚鼓动无力,血的运行可因之瘀滞,或气虚导致血虚,血虚则脉道艰涩,也可使血行不畅而导致血瘀。发现自身有以上症状时,在去医院就诊前可按压一些特效的穴位。

(1)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手掌朝上,在腕横纹上两寸。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按揉时用拇指指腹,两侧都要按,按下去要有酸胀或痛的感觉才行。每次按要一按一放,按下去持续半分钟,然后松开,再重复。每次最少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

(2)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心安万事安,心脏的元气充足,各种心系统的疾病及由此导致的精神方面疾病都会得到改善。按揉双侧神门穴,每次3分钟,每天3次。

(3)天泉穴:腋下横纹两寸处。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心跳加快,或闷,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六、正反相因、祸福相倚

《老子》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恒也。”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或坏,一切都不是最终结局,而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有助于人们克服思想偏执,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的祸福成败,冷静地面对和应付重大生活事件的剌激,保持一种平和淡泊的人生态度。达到心常静则神安,心平气和的心境。

七、怎样养心

(1)以“静”养动

午睡30分钟:每天坚持午睡30分钟,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30%。午睡保护心脏健康,但不宜超过1小时,姿势应采取头高脚低位。日照30分钟:阳光可促进人体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可补充更多钙质,阳光能帮助人们解脱消极情绪,振奋精神,从而保护心脏。

运动15分钟:每天坚持至少15分钟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太极拳,可使心脏肌肉强壮,心肺功能良好。冷静不发火:经常保持冷静,不发火,会使体温相对降低,使心脏搏动更稳定。

(2)福从“苦”中入

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啤酒:啤酒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糖、矿物质及其它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素有“液体面包”之誉。夏天适量饮用一些啤酒可起到健胃、清目、散热、解渴、止咳、利尿、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等作用,实为夏日理想的饮料。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能肉炒、烧鱼,清嫩爽口,别具风味。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苦笋:苦笋味道苦中带甜,性凉而不寒,具有消暑解毒、健胃消积等功效。人们常用苦笋、排骨、青菜等原料做成多种佳肴,味美可口,堪称夏日蔬中上品。

(3)笑口常开护心脏

人在笑的过程中,面部、颈部、胸部、背部、腹部、肩膀以及四肢的肌肉、关节、韧带都会发生一次有益的活动。下领处于下移状态。该部位的下移是人体放松的关键。伴随着笑,人体的腹部收缩,脸部扩张,肺活量增大,都有利于吸入更多的氧。人从紧张的状态中放松,莫过于一笑,平时思绪纷飞的大脑只有在笑的时候,才进入无念无为的状态。笑还可以对内脏器官起到一种“按摩”作用,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消除紧张,驱散抑郁笑能使人气血充盈,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疾病难侵。人的心理与生理功能关系极为密切。心情舒畅,人体生理功能就处于最佳状态。

(4)胸部不适早就诊

活动后憋气。心脏病患者容易出现气喘,尤其在搬东西、上楼梯后,常会喘得厉害。如果憋气严重,很可能是活动剧烈后严重供血不足加重了心脏病。这时应密切观察,有不适及时就诊。


上一篇:略论孙思邈的生活养生
下一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健康中国加油
版权所有:扬州市道教协会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史可法东路42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意在宣传 如有侵权 请致电本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7004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