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关于道教皈依三宝的意义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7-10

各位善男子、各位善女人:
 
讲经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抱拳,各禀丹诚,恭迎三宝。
 
一心奉请玉清圣境,大罗元始天尊。
 
一心奉请上清真境,大罗灵宝天尊。
 
一心奉请太清仙境,大罗道德天尊。
 
恭望大道天慈,鹤驾鸾舆,降临法会。
 
各位今日大家有缘,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这是阎浮提世界的大事因缘。我在这里讲经,讲哪一部经典呢?今天我讲的经文是出自《全真早晚功课经》中早课的“三皈依”。我先讽诵今天要讲的经文:
 
志心皈命礼: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志心皈命礼: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志心皈命礼: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这“三皈依”或称“三皈依戒,”也叫“皈依三宝。”是道教徒必诵的经文,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皈依,即归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皈依三宝”即是对“三宝的”至诚的皈投和信赖而矢志不渝的叫皈依三宝。
 
一、何谓三宝?
 
从经文中可以看出三宝即道宝、经宝、师宝,全称就是太上无极大道、三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这就是道教信仰的三宝:道、经、师。《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上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以保”。仙经云:“黄金虽贵,不保汝命,经卷虽微,生死同果。”又《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上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道、经、师”对我们的极其重要和宝贵,所以把“道经师”称为三宝。
 
1、道宝: 太上无极大道。
 
《清静经》上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我们自然界的天地生成,日月的运行,万物的生长都是由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运化而成的。所以道就是宇宙的本源,在道之前没有任何的主宰和宗祖。同时道也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必需按照道的法则行事。道虽然无形,无情、无名,但道的神功妙用却是“用之不可既”。宇宙万物不能离开道,合道则存,失道则亡。《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上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蹶。”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天得到道之后,便会清明;地得到道之后,便会安宁。神明得到道之后,便会灵感神通;山谷得到道之后,便会充盈;万物得到道之后,便会生化不息;侯王得到道之后,便天下太平。反之,天如若没有得到道而清明,恐怕就要开裂;地如若没有得到道而安宁,恐怕就要陷蹋;神明如若没有得到道而灵感神通,恐怕就要失去神的神功妙力;山谷如若没有得到道而盈满,恐怕就要枯竭;万物如若没有得到道而生化,恐怕就要灭绝;侯王如若没有得到道而天下太平,恐怕就要倾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道宝另一体现是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道宝。因为“三清道祖”是无上大道的化身。关于天地的开辟者及万物的创造者,道经中有说为“太上老君”,有说为“元始天尊”。《九天生神章经》说:“三号虽殊,本同一也”,都是道的化身。《老子想尔注》云:“一散则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道就是太上老君,大道生成宇宙及万事万物,太上老君是创世主,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
 
前面已经说过“三清道祖”是道宝。道教最初是不供奉神像的,仅有神位或壁画。《老子想尔注》云:“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像也,但可以从其诫,不可见知也。”道教供奉神像大约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隋书经籍志》云: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于代都东南起坛宇,……刻天尊及诸仙像而供养焉”。从以上二条资料可以看出,道教最初不供神像是因为道本虚无,没有形象。供神像的目的是为了垂像设教,所以才有了三清道祖和诸仙大道尊像。三宝中把三清道祖和诸仙大道尊像奉为道宝。大道尊像在造好以后,要通过虔诚的启请请大道分灵降注在尊像上,以达到“形神俱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拜的还是无形无象的“道”。因为三清道祖和诸仙大道尊像都是为了表法的缘故,是为了垂像设教的方便。如北京白云观三清大殿所供奉的三清圣像的形象是为了体现道教的宇宙生成的大道演化教义。元始天尊手执黍米宝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清浊未判,阴阳未分,混沌为一状态。灵宝天尊手执两仪图,象征元气运化,阴阳初判的宇宙状态。道德天尊手执太极神扇,象征万物化生,文明滋长的宇宙状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上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无上大道化生宇宙的混沌元炁,由宇宙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阴阳二炁冲和化为天地人三才,由此化生天下的万事万物。一化为三,三即是一。因此,三清尊神即为“道”的化身,也就是道经所说的“一炁化三清”。
 
2、经宝:三十六部尊经。
 
《道教三洞宗元》说: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故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三宝君在道经中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三宝君各为经教之祖师。三宝君传三洞真经,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洞又总成七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后四者为辅经,太玄辅洞真、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总辅通贯。道教统称之为三洞尊文,七部玄教。
 
三洞尊文,各分十二类。(一)本文类:道教以先有三清尊神降授道经,而后才有道教之创立,径是道教的本源,故三洞经文均归此类。(二)神符类:“神”授之符箓,神妙莫测,信如符契,故三洞符箓均归此类。(三)玉诀类:“玉”为宝贵之意,“诀为解决疑问”,故对各道经的注解,均称“玉诀”。(四)灵图类:指灵异的图形,也是具有神灵的图形,故凡以图为中心内容,或以图为名者,均归此类。(五)谱录类:“谱”是谱系,“录”是记录,凡崇奉之高真上圣的功德圣位和应化事迹,均归此类。(六)戒律类:“戒”即劝善止恶的告诫,“律”是必须遵守的条文,凡与戒律有关之经书均归之。(七)威仪类:“威”是气象庄严,“仪”是斋仪醮式。(八)方法类:指设坛祭炼及身内修持各种方法。(九)众术: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一切术数。(十)记传类:如十洲记、冥通记、列仙传、、神仙传、各种碑铭、山志均归之。(十一)赞颂类:如步虚词、赞颂灵章、诸真宝诰等赞美歌颂之文均归之。(十二)表奏类:凡祈祷时所用表白愿望及上奏天庭之表文均归之。经宝也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即:三洞四辅十二类。
 
三宝君欲拯济欲界及未断生死之人,使之离苦,得无为之乐,因而化身降世,授经立教。《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中说:“三洞垂法,从仙达圣,品级转迁之理。谓修学之人,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教名洞神神宝,其次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名洞玄灵宝。既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名洞真天宝也。……三洞之元,本同道炁,道炁惟一,应用分三,皆以诱俗修仙,从凡证道,皆渐差别,故有三名”。这就是说,三宝君立教,经籍分为三洞,乃是分品级以使修学者循而渐进。
 
道经总集,通称《道藏》。“藏”字本义为储藏东西的地方。《道藏》指称收集在一起的道教典籍。道经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代,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玄宗诏令天下搜访道经,经过整理,纂集成藏,名曰《三洞琼纲》。这就是第一部道藏,史称《开元道藏》。此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编有《大宋天宫宝藏》,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又编有《政和万寿道藏》。金明昌元年(1190年)修成《大金玄都宝藏》。元初,全真道士亦编纂了一部《道藏》。以上《道藏》都未能流传至今。明永乐(1403-1444年)编成,名曰《正统道藏》。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神宗又敕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编《道藏》,名曰《万历续道藏》。1923年10月至1926年4月,商务印书馆以涵芬楼名义,将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合在一起,影印出版,社会上始有《道藏》流通。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共同出版了影印本明《道藏》。1996年开始,中国道教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对明《道藏》进行校勘、标点、补充,于2004年出版了《中华道藏》(共49册)。
 
3、师宝:玄中大法师。
 
一般指太上老君。“玄中大法师乃元始立教之后,至上皇元年五劫同启,五行全形,五炁俱备,化生诸真诸仙,应五劫之内化生玄中之精,精中之玄,皆是上皇,故劫号上皇,五劫之中化生。玄中大法师乃禀五炁之精英与天真皇人,集云成章,龙胎石景,亿万符书。三部十条悉为正文,玄中大法师方始立教也。”(《上清灵宝大法》卷十)“天皇时,老君降世号通玄天师,一号玄中大法师。”(《混元圣纪》卷一)“玄中大法师十号:一号无名之君,二号无上玄老,三号太上老君,四号高上老子,五号天皇大帝,六号玄中法师,七号有古先生,八号金阙帝君,九号虚无真人,十号太上高皇。”(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下)还有“玄中大法师静老天尊”之称。(《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大法》卷四七)。 修道人奉太上老君为道祖,自称太上弟子,所以师宝也指一切可为人师的有道之士。
 
道经中还有奉元始天尊为道宝,灵宝天尊为经宝,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师宝。圣号合称为“大罗三宝天尊”,或称“道经师宝天尊。” 从以上经典可以看出,三皈依经文中的三宝,道宝即三清道祖,广义上说是指三清道祖和一切得道的仙真。经宝即三清道祖金口宣说的一切经典和历代仙真的心宗妙法。师宝即太上老君下降为师和一切有道之师。总之,无论是道宝是太上极大道,经宝是三十六部尊经,师宝是玄中大法师,还是奉元始天尊为道宝,灵宝天尊为经宝,道德天尊为师宝,这两者都是一体的。道、经、师皆集中于“三清道祖”。如果没有“三清道祖”,哪来经宝三洞经文。太上老君化身下降,历劫度人,是师宝的鼻祖。所以说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二、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的区别
 
前面已经说过的“三清道祖”和大道尊像、太上一切经典、太上弟子(道士)为住持三宝,也称常住三宝。这次讲的三皈依经文所说的就是“常住三宝”。《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中说:“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既有能教、所教,必在能师、所师。”这就是说,立教必有教理教义,必习经诰,必有师授。只要有住持三宝常住世间,道教就存在。自性三宝是吾人本身所具足的,王常月祖师于《龙门心法》中将其称为“真三宝”。“真三宝”即吾人的身心意。
 
何谓皈依“身”?王常月祖师认为:人体可以眼视耳听,手动足行,口说舌尝,“善用者则成仙成佛成圣成贤;不善用者则成魔成怪成鬼成畜生”,因此则要善用吾身,“收服狂骸,以四大威仪为主,行住坐卧,约束端庄,使耳不听声,目不视色,庄严妙相,端正慈悲”。如何能做到呢?“唯有一法,能制此身,须是行持戒律”,“戒律拘制,狂身变为法躯”。
 
何谓皈依“心”?王常月祖师认为:人心“险恶异变,不可测度”,贪声好色,犯法遭殃皆由此心所致。不自皈依此心,“岂能悟透云机,得明正法”?但如何才能制此狂心?“须是持戒入定,此心无明火发,烈焰熏烧,非水不能,定则为水,专制狂炎”,“心火正炽,宝水潜降,化烈焰为慧风,变无明为良知,转声色为空虚,改灾难为吉祥”。
 
何谓皈依“意”?王常月祖师认为:人“意”神通不测,变化多端,倏生倏灭,不可把捉,“奇幻诈伪,千谋万虑”。善用者“可以成真入圣,治国安民,三纲五伦,皆从此出,三教九流,俱从此起,忠孝节义,皆从此生,性命轮回,皆从此定”。不善者“流浪欲河,沉沦苦海”。因而“必须慧光朗照,明了觉悟,一念未动之前,定水澄清,一念已萌之际,灵光不昧。机由枢转,星随斗移。执生死之权,先诚此意;掌轮回之柄,先诚此意”。
 
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的区别在于:自性三宝是原于自己本身的,不是外求的,用修行以制身、制心、制意。制身则能皈依师宝,制心则能皈依经宝,制意则能皈依道宝。身心意化为三宝真身,依戒定慧法门,行持信心,则定能成道。
 
三、如何皈依三宝?
 
道教通常把信仰道教但并未出家修行的的信士称为居士。真正信仰道教并按照道教传统的修炼方法修道者,是要行皈依三宝仪式,信士皈依三宝之后,即成为居士,标志着学道,修道生活的正式开始。道教将皈依三宝仪式称作“皈依道场”。没举行正式皈依仪式的不能称为真正性质的居士。皈依三宝,表示信道者加入了道教。但要明白这只是人通往大道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学道、修道……如此才能得道成仙。
 
王常月祖师《初真戒律》中说:“凡初入太上正宗法门,不问道俗,必先遵依太上金科玉律,三洞戒文,供养大道尊像,表通都天纠察王天君,请祈盟证,受三皈依戒”。从王常月祖师这段开示可以看出,皈依三宝要举行皈依仪式,而且仪式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宗教活动,通过道场法事将皈依的斋意上奏天庭,与神盟誓。
 
发心皈依三宝的信士,要到三宝具足(宫观里有道像、宫观里有经典,宫观里有道士,同时也是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的道场寻找自己的师父,作为自己皈依的师宝。观里的方丈、监院当然是首要的人选,因为方丈是“人天教主”,监院是“大众纲领”。是道士中德高望重的代表,是人天的眼目。当然这也要看个人的缘份,道教有有弟子求师易,师求弟子难的说法。信徒在选择自己师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俗语说:“随邪总归上邪道,跟上尸婆跳假神,”一个不明理的师父往往会误导自己的弟子。道长也会考验求师者是否诚心,经过考验合格者才会收下。当年张子房(汉代张良)三进圯桥之履,神仙黄石公见其诚心乃传素书,后为王者之师。钟离祖“十试”吕祖,吕祖不迷真性,始得神仙之道。所以今世能成为师徒也是非常希有殊胜的因缘。
 
信士皈依三宝要选黄道良辰,皈依前于大殿首先向上朝礼三拜,然后擎拳长跪度师面前,敬茶三杯,然后向师顶礼三拜,奉上供养金。按派师给取法名,并开示今后修学应注意事项。然后依科进行皈依仪式道场。皈依仪式如下:
 
太上玄门皈依科仪
 
功白:稽首三宝礼,功德福无边。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步虚:天尊说经教,接引于浮生,勤修学无为,悟真道自成。
 
举  大罗三宝天尊。
 
吊挂:金凤衔珠降九天,恩泽圣光遍尘寰。皈依三宝遂称愿,紫府书名垂玉篇。玄功道妙超今古,福及子孙数万年。遵师重道勤修行,功行圆满学神仙,香供养道经师宝天尊。
 
功说文:夫此三宝者,乃天地之枢纽,神仙之根柢。发行之初门,建心之元兆。运气含灵,冥真入理,包罗有象,朕形无外。持之者,天地神明庆快,心智耳目开张,万物敬畏,六府和乐,众真卫护,群生父母,长世不遗,人神交泰。可以保神,可以守身,可以治国,可以得仙。是故修崇,称扬宝号。
 
举  道经师宝天尊。
 
功说文:伏闻,礼敬三宝,供养法师,令人世为君子,贤孝高才,荣贵巍巍,生为人尊,门族昌炽。实乃万物之福田,三清之良径。真香才拈,圣号举扬。
 
举  三宝演化天尊。
 
功说:道经师者,众常通也。抑恶举善,戒人天也。愿以此道,教诸天人。此三皈者,谓身有善恶,神有恐怖,命有寿夭,盖一切众生之必有也。今以此三悉皈于道者,谓受行法戒,一则生死常善,不堕恶缘;二则神明强止,不畏邪魔;三则见世长寿,不遭横夭。以今信士某皈依玄教,乞脱迷津。虔修斋供,称扬无上至尊宝号,恳求忏悔,灭罪消愆。仰赖东华教主存案记名,太乙雷声普化天尊勘功察过,尚某人有退道心。还须天尊施果报之浅深,法众皈依,称扬宝号。
 
举    清静三宝天尊。
 
提纲:金鼎香浮太素烟,望中隐隐见真仙。灵风登引浮云篆,万里祥光透碧天。
 
功起:稽首皈依道,道德阐灵文。一贯传真理,五篇抉灵根。谨烧道宝香供养,宝香供养元始尊。稽首皈依经,经法著三乘,浩劫云成字,太初气结文,谨烧经宝香,宝香供养灵宝尊。稽首皈依师,师恩永垂文,玄基开大教,至理剖群凝,谨烧师宝香,宝香供养道德尊,香供养道经师宝天尊。
 
提纲:道香德香师宝香,妙洞真香灵宝章。三炷真香焚炉内,诚心拳拳达上苍。
 
功起: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三、六)九天。
 
威灵咒:天地开张,九气分灵。丹书赤文,元始上清。今日上告,万仙定生。愿我得仙,请投玉名。奏简上宫,列簿青华。早得飞腾,天地同灵。九祖重亲,腐骨更荣。魂升南宫,受化仙庭。请以玉钮,表盟至情。请如所告,金龙驿传。臣等皈命,与道合真。
 
提纲:恭对道前,请称职位。
 
功称职接圣班:一元昭示,元始天尊;二仪初分,灵宝天尊;三才定位,道德天尊。四生慈父,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五方五圣,五老天尊。六律调和,天皇大帝;七元解厄,斗姥元君。八卦放光,后土皇地祗。九天自然,生神上帝。十方太上,灵宝天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四灵四圣,四大元帅。五方五宿五斗星君。六经天钹,除灾利物天尊。七真演化,蓬莱诸仙。八仙显化,灵应天尊。九皇九真,上道星尊。十王慈仁,金定玄通天尊。天下名山洞府,古今得道祖师。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是日云空过往,纠察真宰,临庭兵马,助道神员,法筵有感,合座威灵,悉仗真香,普同供养。
 
功跪说俯文:伏以,祥云浮顶,宝地莲开。皈依至诚,表文宣来。臣今奏为某信士皈依玄教,乞脱迷津。是日众等,登临宝殿,讽诵仙经,称扬圣号,虔就早(午、晚)朝拜,进呈皈依疏文一函。恭对敷宣。
 
表白跪宣疏文毕说:向申疏文,宣白云周。
 
提科:就于坛前,用凭火化。
 
功说:还有宝诰,众当持诵。
 
众接:志心皈命礼,太上弥罗无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阙,太微玉清宫,无极无上圣,廓落发光明,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毕功起:稽首皈依天地前,炉起祥烟。三界十方尽遥观,万圣临轩。天仙地仙,水府三官,四功曹,值府使,奏表传言,若人,若人皈依天地前,福寿,福寿无边。
 
退之一旁,信士拈香 、化表。
 
功归位刹班说:疏文一卷上下封,罡风凛凛透九重。驾起离宫三味火,功曹直奏某某宫。实乃臣等登上宝殿,拜进皈依疏文一函,仰烦值受事功曹,赍捧疏文,上诣某某宫呈进。伏愿,疏文上达,恩命下颁,仰凭道力,为上良因,志心称念,飞云捧送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道场结束后,皈依弟子于宫观各殿堂朝礼各殿圣真。
 
王常月祖师《龙门心法》第一讲《皈依三宝》中说:“如今大众,以此三皈依,视为泛常。早晚向圣像前口诵礼拜而已,并不曾嚼破皈依端的为何而来,所以毕竞沉迷邪法,不免轮回。如何得明大道,脱生死哉”。前面贫道讲了“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的区别。其实对皈依三宝之士来说这两者都是很重要的。皈依三宝诚如王常月祖师所言,不是说念几句三皈依的经文,磕几个头就是皈依三宝了,要自己问自己自己的身、心、意有没有和三宝相契相合。如果相契相合了自性的三宝和住持三宝相应了,这时才叫皈依真三宝。如果没有和自性三宝相合只口诵礼拜往往就落于形式了,如果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皈依三宝又如何出离生死轮回呢?王常月祖师唯恐众生认形式为真常,画饼充饥,所以在龙门心法中第一讲就垂示了皈依真三宝的重要,我等弟子,当体祖师慈悲度人之心。但众生因缘福德不同,以住持三宝作为自己皈依的信向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初入三宝之门还是以皈依住持三宝为基础的,再此基础上再提升皈依自性之三宝,因为只有皈依了住持三宝了自性三宝才能显露出来。这两者虽次弟有所不同,然实为一体。需知万法皆从自性中生。道、经、师皆从自性三宝中出来的。
 
四、皈依三宝之前有哪些要求?
 
1、亲近三宝。
 
所谓亲近三宝就是信士要经常去三宝具足的道观去参加宮观里的宗教活动。亲近三宝的方式很多,下面举例说明:
 
(一)、可以在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的吉日或双修日、自已闲暇之时去宫观里烧香礼拜,供养诸神。或道众讽诵早晚功课经随坛去陪殿。或逢祖师圣诞参加祝寿、庆贺诸道场。如果道观中有讲经法会,应踊跃去参加蒙受法益,使自己成为一名具足正信的信士。
 
(二)、常行供养,以培福田。供养是指信徒到道观中从人力、物力、财力乃至精神上护法道观中一切教务和道众(即观中所有道长)日常修行。供养分供养常住(道观)、供养道众、供养个人三种。供养常住是指供养以用来修缮宫观,庄严道场,印造经文善书和常住日用的开支;供养道众,即信士对道观中的所有道长,不论年长年少,识与不识,没有分别,一律平等的供养。其形式有办斋供众,有衬(红包)的叫“全堂供”,没有衬的叫“半堂供”。也可以衣物供众,即为常住道众置办道袍巾冠等。也可以买办上好的香油米面入大厨房供养道众。或者是来道观中做义工:诸如洒扫殿堂、为庄严道场而出人出力。供养道众的形式很多,这要看个人的发心。供养个人是指信士与哪位道长有缘,愿意亲近这位道长,这时也可以发心供养。行供养也是信徒增加自己德业资本的一个殊胜的法门。按道教的话来说叫“广种福田”,在“福田”中播下了一粒“种子”,就有“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当然供养也要“随力建功”,即根据自己不同的能力来行功德,只要是尽力的发心,功德是一样的。信士来观里行供养,目的是为了“令道场清静,令大众和睦,令大众安心修道,令出家人道心坚固”。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供养则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道教所讲的供养是清静供养、普同供养。清静供养即信士发心纯洁,出自内心真诚的布施,并把这种布施当作一种欢喜,喜舍即欢喜的去布施。如果布施了后又反悔了,这就不是喜舍了。普同供养即信士以平等无分别,没有高下,贤愚、美丑发自内心真诚的布施。
 
2、热爱三宝
 
热爱三宝就是信士在亲近三宝以后生发对三宝的无量欢喜心和恭敬心。对道像要恭敬,对经典要爱惜,对道长要尊重。自己的一切言行不能有丝毫对三宝不恭的行为。有些信士到道观见到三宝物心里就很生欢喜。见到道像就虔诚礼拜;见到经典就爱不释手;见到道长就恭敬礼接。这是前生今世所积的善根,今世才有此真切的情感。有些信士来道观就是烧个香图个平安,他也不管道教宗奉的教理教义是什么,对经典、道长也没有愿望去亲近。其实能来道观这三宝福地的都是有善根的,那么如何使这个善根越培越大呢?发心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点。如果一名信士对三宝全无所知,没有亲近三宝,怎么能发起皈依三宝的道心呢?即使后来皈依三宝了,也是在迷糊中皈依的。所以亲近三宝,热爱三宝是皈依三宝的重要前提。按经文上说的要求,我们对三宝的皈依是“志心皈命礼”。什么叫“志心皈命礼”?《皇经集注》说:“诚有未至不为至心,少有追悔不为皈命”。意思是说用诚心至意,将身心奉献而礼拜皈投三宝。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就是因为我们亲近三宝后,生发了对三宝无量的欢喜心,感受到了三宝的慈悲伟大,愿意追随三宝,向三宝学习,向三宝靠拢。信士在亲近三宝而生热爱三宝的因缘下,如果已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师父(即在道观际遇了一位与自已有缘的道长,自己愿意拜这位道长为师,道长也愿意接纳自己为徒),至此皈依三宝的因缘具足,择吉日举行皈依仪式。
 
五、皈依三宝的功德和意义
 
各位善男子、各位善女人:三皈依经文上说:
 
志心皈命礼: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志心皈命礼: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志心皈命礼: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皈依道宝,常侍天尊,能永脱轮回;皈依经宝,生生世世,能得闻正法;皈依师宝,学最上乘,不落邪见,这就是皈依三宝的功德和意义。经曰“迷人未识道时,未闻经时,未遇师时,疑团未剖,智镜未开,不能省觉,自蔽光明,任心肆意,念念不停,思为不返,尽被贪、嗔、痴、淫、杀、盗、恶口、绮语、两舌、妄言十恶并尘境外缘扰乱身心,致使六根妄动,甘受驱驰劳苦,流浪生死无休”。经中明确告诉我们迷人未识道,未闻经,未遇师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皈依三宝的意义所在。经文中常将三宝比作慧炬,因为有三宝慧炬的引导,众生才不会在茫茫的长夜中迷失方向。
 
1、皈依道宝,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一)、何谓六道轮回?
 
轮回也作“沦回”、“生死轮回”、“轮回转生”、“”流转、“轮转”等,意谓世界众生莫不展转生死于六道之中,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这里的“六道”,《皇经集注》卷二上说:“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注:“萨真人云:六道,道犹路也,在六般途路中受轮转,故曰六道。”《上清太上开天龙跃经》卷二上说:“轮回三界者,耽染见著,而坠三涂,流轮恶道,不能得出,永沉苦海,长沦爱欲也”。《灵宝本元经》说:“二十八天分为三界,前六天为欲界,次十八天为色界,后有四天为无色界”。“六道”中的天道就是指三界中的天人。《皇径集注》卷九《应验品续十七章》“轮回侵逼”注“欲、色、梵、无色三十二天,久暂不同,其天人福尽,转生人间,皆有定数,故云轮回”。三十二天是指四梵天、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欲界六天。从经文中可以看出三十二天的天人其天福尽还是要轮回于“六道”中的。四梵天之上是三清境和大罗天,经曰:“三清大罗之境,不生不灭,无劫运之数。阳九百六之灾所不能及,为极道之域,系万圣朝轩元始,真炁化生万物之根本”。也就是说,修道之士能入三清大罗之境才能永脱轮回,在三十二天之中天福尽了还是要轮回转生的。当然六道的众生当中最有福报的还是天道的众生。人道的众生因个人所积福果不同,贫富寿夭长短不一,生死离别再所难免。魔道的众生因其嗔恨心大,斗战之苦,不得休息。地狱道的众生常处黑暗,不睹光明,拘闭幽牢,不得解脱。饿鬼道的众生,久处阴司,咽喉闭塞,饮食难通,生饥渴恼。畜生道的众生没有智慧,被他屠割。只有永脱轮回,才能真正常侍天尊,位列仙班而永不退转。
 
(二)、众生为什么会轮回呢?
 
《邱祖忏悔文》中说:“忏悔我等:自从曩劫,乃至今生。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味色声而触法。念嗔嫉妒恶口妄言,杀盗邪淫恣情纵欲。逆辱父母,悖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祗,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生沉,轮回展转,受诸苦恼,无有休停。皆由一念之差,障迷自性,妄认六尘之幻,沉溺爱河。今而既获人身,叨念正教,岂非千生庆幸。一旦遭逢,自合省心,早求度世。若夫似前流荡,毕竟迷失本来,一堕冥途,化为异类。是故思沉沦苦,发清净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从邱祖的垂训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众生之所以轮回是因为众生障迷了自性,作种种极重罪孽,以至于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或堕冥途,化为异类。祖师云:“万法千门,修心为上”。我们的心是一身的主宰,是元神所居之地。经曰:“万法从自性中生,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作恶,化为地狱恶鬼。思量修善,化为天堂善神,邪淫化为豕,躁暴化为兕虎,嫉妒化为蛇蝎,仁慈化为圣贤,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自性变化,故曰:百千亿化身。”由是可知修心之重要。《清静经》云:“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因妄心而造罪,以至有轮回不息。
 
(三)、如何出离轮回?
 
经曰:“志心皈命礼,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经上告诉我们志心的皈依道宝,并且恒常的侍奉天尊,就能永久的脱离轮回的苦恼。为什么皈依道宝,常侍天尊就能出离轮回苦恼呢?为什么皈依道宝,常侍天尊有那么大的威德呢?经曰:“种种无名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五苦门。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若皈圣智圆通地,便是生天得道人。”这段经文意思是说,无名是一切苦本。轮回之苦也是从无明出生的,如果能用一念真心的大威神力,皈命与无为自然的大道,则必将证得圣智圆通境地,这个时候就是与道合真的仙人了。《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上说:“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十方诸天尊,其数如沙尘,化形十方界,普济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声救罪人,罪人实可哀,我今说妙经。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火翳成清署,剑树化为骞。上登朱陵府,下入开光门。超度三界难,径上元始天。”这两段经文前段是讲天尊法身无处不在,用大威神力救拔众生。第二段经文是说人们只要皈命道宝,常侍天尊,天尊即能使罪人享天堂之福,出地狱之苦,永远出离轮回而成仙了道。
 
2、皈依经宝,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这句经文中,“正法”是和“邪法”相对的。一切利益众生的法就是“正法”一切危害众生的法就是“邪法”。“正法”导人走正确光明的大道,直至达圣成仙。“邪法”诱人走错误黑暗的邪路,直至成魔成怪。经宝就是三清道祖金口宣说的无上甚深的妙法,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得闻正法并按经法修持小则去疾延年,大则达道希仙。《印经说法功德品》中说:
 
前言:讲经说法和印经送人。助印道经者,可以得到下列福报:
 
敬神:
 
每逢朔望,祖师圣诞,三元五腊,持诵道经。是诸神灵,得闻是经。登证仙道,保佑是人。
 
祈祷:
 
经云:若有三界十方,无量国土。或兵戈并起,疫炁流行,水旱虫蝗,凶灾饥饿。虔诵此经,当得国土清平,五谷丰登,黎庶安泰。
 
求寿:
 
经云:世间若有人民。求寿者。虔诵此经。即得南斗增福寿,北斗赐长年。
 
祈病:
 
经云:若人被诸恶星,之所照临,困苦床枕。虔诵此经,是诸恶星,悉自消散,返降吉祥,即得痊愈。
 
求嗣:
 
经云:若人为求嗣息,虔诵此经。帝敕天曹。明检丹籍,九品之内,四果仙人,降谪下生,为其作子。才辩明慧,人中尊贵。
 
牢狱:
 
经云:若在牢狱枷锁之中,静心定虑,存念是经,冤枉自伸,即得解脱。
 
解冤:
 
经云:若人自从往劫,乃至今身,轮转人天,漂沉世域。积千愆万过,在於己身。虔诵此经,是人罪障。永得除灭,即得安泰。
 
追荐:
 
经云:若人命过,应入阴曹。注名黑籍,当为亡人,持诵此经,即得亡者,鬼籍尽除。神生净土,咸蒙济度,超生天界。
 
从这篇功德品可以看出,皈依经宝,得闻正法有如是的巍巍功德。
 
3、皈依师宝,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邪见就是指不正确的见解。诗云:古人说是择好邻,日久一定成好人。随邪总要归邪道,跟上尸婆跳假神。从这首董真人的劝化诗来看,知见对我们的重要,择师对我们的重要。这里的师宝就是指明眼的宗匠,对太上经教通达明了的有道之士。道无经不传,师无经不明。历代仙真慈悲演教,将经决流演人间,俾见闻者受持修行,然经中的奥妙惟有真师口传相授方能拨云见日,开门见山。所以悟真紫阳真人有诗云:“任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只是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这首侍指出了真师的重要,若无真师指引,盲修瞎炼,走火入魔,终入邪见。王常月祖师于《龙门心法》第一讲《皈依三宝》中特别强调了皈依“师宝”的重要性,他说:“若能皈依师宝,由经宝可闻于不闻之中。”如此,“则道宝可见于不见之际”。他还认为“昔日之不可见不可闻者,一旦豁然贯通,皆由皈依师宝之力也”。所以历代仙真皆有师承,吕祖师正阳祖师,邱祖师重阳真人。皈依师宝的功德和意义就在于修学最殊胜的法门而不入邪知邪见之中。
 
《三皈依戒》中天尊曰:“三皈依戒者,天地之枢纽,神仙之根基,发行之初门,建心之元兆,运气含灵,冥真入理,包罗有象,朕形无外。持之者,天地神明庆快,心智耳目开张,万物敬畏,六腑和乐,众真卫护。群生父母,长世不遗,人身交泰。”天尊的法语中垂训我们皈依三宝,是成神仙的根基,是入道之初门。持之者天地神明欢喜,一切的万灵尊仰敬畏,一切的神灵佑护,一切的众生安乐快然,这就是皈依三宝功德和意义。
 
各位善男子、善女人。三皈依经文上说:“当愿众生”,这“当愿众生”是说皈依三宝的人不但自己皈依三宝,而且发愿一切的众生都能深入三宝真门。这种发心唤作“自利利人他,也叫“自度度人”,欲度人者先当自度,自己尚未度了如何度人。但修道之人不能只做自了汉,在度己圆满后还要发大乘心普度众生,所以三皈依经文上有“当愿众生”之语。可以说皈依三宝就是要学修三宝,通过自己学修三宝来庄严自己的法身慧命,这个过程实际就是正己的过程。通过正己做众生的表率,从而引领众生深入三宝法门,得三宝法门的利益,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化人的过程。自己对三宝法门的信心不足,不能如法的按三宝法门是修学,怎能让众生受感化而愿意接受三宝的教化呢。化人就是人们自觉地认同三宝法门的殊胜,非常欢喜乐意接受三宝的教化。所以,凡我三宝弟子都有正己化人的神圣使命,自度度人,自利利他,从而更加圆满自己的修行,这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愿我们各自努力精进吧!
 
各位善男子、善女人。今日讲经圆满,下面我们来做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讲经保平安,消灾增福寿。志心称念:
 
大罗三宝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上一篇:陈撄宁关于《黄庭经》的讲义
下一篇:卢信斌道长:悔过行善 福应万灵
版权所有:扬州市道教协会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史可法东路42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意在宣传 如有侵权 请致电本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7004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