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茅山崇禧万寿宫记碑》,原立于江苏茅山大茅峰与丁公山之间的山凹之中。碑建于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文革”期间被损毁,现仅存拓片。
《茅山崇禧万寿宫记碑》,碑料为青石,碑身长六尺,宽四尺,加上碑顶蟠龙篆额和底座龟趺,足有一丈多高。碑上方的篆额为“敕赐三茅山崇禧万寿宫之记”12个字,字径四寸。碑文共1098字,字径一寸,字体为行书。碑文题为“建康路三茅山崇禧万寿宫记”。文中记载说,此碑系王去疾为文,赵孟书并篆额,郑梓材镌字。碑文主要记述华阳洞天自三茅君以神道设教,陶真人立馆,及至崇禧万寿宫在唐、宋、元几个历史朝代中的沿革情况。
崇禧万寿宫,原为南朝时所建的“曲林馆”,后为陶弘景的“华阳下馆”。唐贞观时,唐太宗于此为茅山道士王法主(王远知)建“太平观”,宋初赐名“崇禧观”。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应茅山道士吴全节所请,元仁宗敕赐“崇禧万寿宫”。
根据碑文推算,此碑系赵孟暮年作品,他时已67岁。碑建成后第二年——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夏,赵孟頫即去世。此碑通篇观来,可谓是将楷、行、草三体书相掺,糅合于一的精心之作。虽字字独立,却又以笔断意连的笔势相贯穿,楷中有行书体态,行中有草书笔意。章法布局上,字距松而行距略紧。通过字与字之间体态的大小、收放、欹正变化,建立对比而又相互依存、各呈姿态又相互牵掣的气势上的联系,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作者用笔沉实而富有弹力,落笔、行笔、收笔,笔笔分明,使转婉畅。结体俊美灵秀,匀称优雅,有二王的韵致,又有李邕的体态。此碑妙在有法而不拘法,自成一家法。笔法与结体已极其娴熟,字里行间透露出风韵绰约的美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令人百看不厌。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碑文中一些重复字,如“茅”、“万”、“崇”、“君”、“宫”等,相比较,几乎完全一样,这在书法艺术上却是一忌。
赵孟頫的书法,从总体上说是师法二王,并形成自己“温润娴雅”、“妍媚纤柔”的特点。而他晚年的此作,已融入李邕的笔意,写得铁画银钩,流动飞舞,展示了一种清健洒落的特殊韵味。因此,此碑不仅是研究茅山道观历史沿革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赵孟頫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